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是2022年在澳门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、学术组织、生死学与生死教育行业学会。本学会的宗旨是在学术层面推动华人地区、尤其是中国本土的生死问题研究与交流,促进华人生死学学术体系以及学科之建构;在教育层面推动生死教育在华人地区之普及,让生死教育进入大众教育体系。现根据学会章程以及具体细则,正式招收会员。欢迎国内外感兴趣、有热忱的生死学同仁与生死教育同道加入我们!一、会员申请细则(一...
我们提倡全方位认识死亡,打破死亡的冰冷印象,还原死亡的温暖面貌。 在普罗大众眼里,死亡是终结,是别离,似乎与温度、温暖和温情无缘,这种认识很普遍,通过此次论坛,我们开启了新的认知天地。让死亡的温煦取代冰冷。不再把死亡作恐怖化、残忍化、妖魔化。重新认识死亡,全方位洞悉死亡,抚慰死亡的每一个细节,感受生命终末期的丝丝善意,用人性的暖流滋养生死接续的时光,让黄泉路上洒满阳光。我们提倡全程的死亡关怀...
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不可能不去想爱情。如果有人问我向往什么样的爱情,我会向他讲述姥爷和姥姥的故事,而这故事开始于姥姥的死亡。姥姥走了。这个消息是我爸告诉我的,那天我在学校。四十二天后我回到家,去给姥姥上坟,第一次见到失去姥姥后的姥爷,也是在那之后从妈妈的复述中一点点地了解了他们两人的故事。心理学中有一个霍尔姆斯生活事件压力量表,专门用来评定各种生活变故所带来的相应心理压力程度,其中排名最高的是丧偶。...
2023年3月12日下午14:30,由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七期“谈生论死”生命文化沙龙于线上如期举行,线上共计2600人次观看了本次沙龙。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、《华人生死学》主编朱明霞,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、《华人生死学》副主编胡宜安,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、《华人生死学》副主编雷爱民,澳门中西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主席徐凌志,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、《华人...
吾之为哲学,亦初唯依吾之生命所真实感到之问题。而此中之问题,亦正多非出于个人一己之私者。[1]——唐君毅吾初感哲学问题,亦初非由读书而得。[2]——唐君毅 一、体验:人子之哀的纯孝至情二、述事:母子情意的永恒感通三、继志:父母遗著的整理刊印四、反思:丧礼祭诚的文化期盼(1)对基督教不重丧葬祭祀之礼的反思(2)对佛教义理及重丧不重祭的反思(3)对中华文化重继志述事的祭祀传统及其衰亡的反思五、升华...
主题 无论是专业人士,还是普通民众,面对亲人的离世,总是十分为艰难的事情。在一个生死教育尚未普遍开展、人们对死亡的认知不充分的环境中,开口向他人谈论死亡,被认为是不吉利、尴尬的、为难的、甚至不合时宜的。哪怕面对自己至亲的人,有死亡困惑,也难以启齿,一谈到死亡,就可能出现畏难情绪,以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。曾几一度,家庭是中国人重要的生死教育场所,父母长辈是晚辈生死教育的引路人,然而,由于生死教...